房企過冬
時值年末,土地市場持續(xù)升溫。數(shù)據顯示,11月一二線城市合計供應土地已近1500宗。在這背后:部分資金充裕的房企正積極拿地備貨。而資金鏈緊繃的房企則收縮戰(zhàn)線、出售資產,轉型求生存。房企間的實力分化也越來越明顯,“50強”已成為房企融資過程中的關鍵門檻。另外,房地產融資渠道正持續(xù)收緊,開發(fā)貸、發(fā)債、股權融資及海外融資受限,由此信托融資也變得愈發(fā)重要。
臨近年底,土地市場迎來久違的成交高峰。
11月26日,北京出讓的13宗地塊中成交12宗,成交總金額高達316.46億元,單日成交數(shù)量與金額均為史上最高;當天,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個城市,合計成交土地金額達428.2億元。
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似乎正在回暖。整個11月,一二線城市合計供應土地已近1500宗,往日供應稀缺的深圳加入推地大軍;12月,熱點城市廈門、南京也都將迎來年底的出讓熱潮,合計入市地塊達30宗、起拍總價255.8億元。
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雖然一二線城市調控政策嚴格,但對于部分資金充裕的房企來說,依然會集中拿地。而土地供應大幅增加,意味著在未來將上市大量的房源。
這使得供需結構緩解,未來房價有望保持平穩(wěn)?!巴恋毓拇蠓黾?,會在一兩年后形成供應量,市場整體來說將保持穩(wěn)定?!弊〗ú孔》空邔<椅瘑T會主任顧云昌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在部分城市,供應的大幅增加給開發(fā)商帶來了去化和競爭壓力,比如北京的限競房在短期內供應大增,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整體房價。
年底搶地潮
中國房地產在2018年進入下行周期,土地市場亦是如此。
過去的10個月,土地流拍現(xiàn)象在多地上演。據廣發(fā)證券統(tǒng)計,前三季度土地流拍數(shù)量已達到888宗,10月百城土地溢價率下降至12年以來新低。
年內,大部分城市賣地金額漲幅放緩,截至11月26日,全國賣地最多的50大城市合計賣地3.21萬億,同比上漲7.3%,是多年來的最低漲幅。
到了年底,地方開始坐不住了。大部分賣地持平或者減少的城市,開始明顯增加土地供應;部分城市修改土地出讓規(guī)則,包括減少保證金、共用保證金等,減低土地成交門檻,導致年末土地成交高峰出現(xiàn)。
例如,11月7日,廣州集中掛牌了18宗地塊,總起拍價約316.8億元,刷新了今年起拍總價紀錄;同日,濟南一口氣推出12宗土地,總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約為46.49億元。
土地稀缺的深圳,也開始加推地塊。據深圳土地交易中心官網顯示,截至目前,11月共計有11宗地塊出讓,其中包括居住用地4宗,商業(yè)辦公地5宗,物流用地和工業(yè)用地各1宗。
據統(tǒng)計,一線城市11月供應土地合計高達90宗,刷新了最近幾年紀錄,而二線城市供應量也有所上漲,11月供應了土地合計1400宗,創(chuàng)年內新高。
這一趨勢在12月還將延續(xù)。因交地原因未趕上11月出讓熱潮的廈門,隨著中止地塊的恢復出讓及新增供應,12月將有8宗地塊陸續(xù)入市交易,新增供應77.86萬平方米,總起拍價達137億元;南京(不含溧水、高淳)也將在11月29日至12月18日出讓22宗地塊,起拍總價118.8億元。
供應的提升帶動著開發(fā)商的拿地熱情。
據東方證券監(jiān)測,11月19日至11月23日一周內,26大城市在土地出讓金上升的情況下,成交土地數(shù)依然達到26塊。
熱情從成交價也得以體現(xiàn),中原地產數(shù)據顯示,11月一線城市樓面均價為10221.62元/平方米,環(huán)比上漲33.33%。
成交的溢價率則出現(xiàn)分化。以北京11月26日成交地塊為例,除了采育0128地塊競爭到溢價率49.3%外,大部分依然處于平穩(wěn)中,基本溢價率集中在20%左右,與2018年平均土地溢價率12.8%相比稍有上行,少數(shù)土地溢價率為1.56%,甚至0.5%。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近期土地市場報價與最后競價情況看,土地市場最大的特點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冷,房企依然積極拿地,特別是優(yōu)質地塊,爭搶依然激烈。
但從整體看,房企拿地意愿比上半年明顯退燒。因房企資金壓力逐漸出現(xiàn),對非優(yōu)質地塊的積極性降低,對地塊總價較高的地塊相對謹慎。
張大偉指出,資金成本的優(yōu)勢將是房企在土地市場最大的優(yōu)勢,未來一二線城市地價超過30億的地塊,民企將很難參與或者單獨競爭。
供應影響房價
大量的土地供應,在未來將轉化成房源入市,“2019年市場供應量將明顯上漲”,張大偉表示。
以北京為例,據中原統(tǒng)計,北京累計供應的限競房土地合計已經多達80塊,限競房住宅規(guī)劃建筑面積高達774萬平米。按照70-90平米為主測算,將形成超過7萬套限競房。
前期的土地已轉化為房源。數(shù)據顯示,11月北京供應住宅23期合計住宅套數(shù)多達6218套,10月、9月分別供應25期8918套、31期7570套。
然而,市場的反應卻不盡如人意。年內累計入市限競房項目合計31個項目39期,供應限競房套數(shù)為18580套,面積為216.5萬平米。而網簽銷售的套數(shù)僅3391套,簽約比例僅18.3%。
據此測算,入市項目的平均去化只有3成多。
張大偉分析,北京市場過去2年土地供應高峰逐漸開始反映到住宅房源數(shù)量上,預計后續(xù)還將有大量上市,購房者開始全面觀望。而限競房區(qū)域供應扎堆現(xiàn)象明顯,使得供大于求開始出現(xiàn)。
他預計,按照最近入市的節(jié)奏看,未來2個多月,還將有1-2萬套限競房入市,年底限競房將積壓庫存超過1000億。
巨大的供應給開發(fā)商帶來了競爭壓力。一家華南房企在北京的限競房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今年市場本來就在下滑,商品房的新房和二手房也在降價,限競房又這么多,項目的去化壓力很大。他認為,低價限競房的大量存在,在整體上已經改變了北京樓市的供求結構,平抑了房價。
北京的限競房可說是一個特例。全國來看,知名土地專家鄒曉云認為,市場供求機制已經失調,單方面增加土地和房屋,很難產生大的影響。加之土地到房屋的鏈條很長,很難預測到未來會有什么變化。
鄒曉云進一步指出,樓市是政策市,只要政策是穩(wěn)定的,市場就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fā)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也認為,土地供應增加并不意味著供過于求的局面會立即出現(xiàn),今年底拿的地,要后年底才能在住房市場上顯示出來;維穩(wěn)依然是基本原則和目標。
價格方面,宋丁認為,上半年以來,深圳供地以及企業(yè)拿地的積極性都不是太高,下半年不將缺口補起來的話,明年房價將呈現(xiàn)出上漲壓力。
張大偉則表示,北京開始出現(xiàn)了明顯的價格調整,而且隨著后續(xù)供應量的繼續(xù)上升,去化難度加大的區(qū)位屬性不好的限競房有可能開始價格戰(zhàn);另外廈門等地房價也明顯下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指出,土地供應雖對補庫存有積極導向,但若要對房價產生影響,房企仍需加快新項目開工、新房源入市,真正變成有效供應。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