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章俊日前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2020年全年,中國GDP增速可能達到3%左右。下半年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三方面:“兩新一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出口韌性逐步增強、消費補償性回升。
國家統(tǒng)計局周四發(fā)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2%,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超出市場預期0.3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國GDP同比下降1.6%。
章俊表示,凈出口貢獻增加、基建和地產投資好轉、消費有所修復,是推動中國經濟在二季度表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在國內經濟復蘇勢頭較為確定的情況下,下半年貨幣政策進行“救急式”寬松的必要性減弱,更大可能是在凸顯政策靈活性的基礎上,圍繞“總量適度,相機抉擇”展開。
以下是經界面新聞整理編輯的采訪實錄:
界面新聞:第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且比市場預期的2.9%高出0.3個百分點,您認為二季度經濟實現超預期增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章?。憾径菺DP增速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增加。目前疫情在中國已經率先得到控制,而且復工復產已經達到較高水平。鑒于中國自身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yè)鏈,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供應鏈沖擊的能力較強。因此,即便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下降,但對中國供給的依賴度可能會反而上升,中國出口增長對GDP形成支撐。
第二,基建和地產投資好轉。一方面,商品房銷售的好轉帶動地產投資的修復,房地產投資具有較高韌性。另一方面,6月基建投資單月增長6.8%(5月8.3%,4月2.3%),對經濟增長起到較大的支撐作用。未來隨著降水的減少,各地一方面會加快基建施工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會因洪水受災而新增災后重建的基建投資,從兩方面助推基建投資在未來幾個月的增長。
第三,消費有所修復。在各地推出各類消費刺激政策的情況下,消費券、汽車等消費品的定向刺激政策,推動前期下滑的可選消費企穩(wěn)回升,居民補償性消費有所增加。但截至目前,社會零售消費增速仍處在負增長區(qū)間,考慮到就業(yè)與收入的下滑將對居民消費預期形成壓制,消費反彈力度仍將較為有限,無法對二季度GDP增長形成主要拉動。
界面新聞:分產業(yè)看,第二產業(yè)復蘇最為明顯,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同比變化由一季度的-9.6%上升到4.7%,變化幅度14.3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yè)只有7.1個百分點。接下去如何提振第三產業(yè)?第三產業(yè)或者說消費會呈現什么樣的復蘇路徑?
章?。嚎赡軙霈F的復蘇路徑是:首先,第三產業(yè)“補短板”,通過增加供給來加速修復。目前一部分消費新熱點集中在民生和科技領域,預計政策將會加強以供給側改革穩(wěn)需求,增加養(yǎng)老、托幼、健康和5G等領域的優(yōu)質供給,推動各行業(yè)消費效率和消費動能的提升。
其次,推動傳統(tǒng)消費和新興消費融合。汽車、5G、健康分別代表不同領域的消費,預計政策層將會繼續(xù)推動不同行業(yè)的消費融合,通過大大降低傳統(tǒng)消費模式中的時間與空間成本,使?jié)撛谛枨筠D化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此外,定向加碼減稅降費政策。在疫情影響下,政策層有較大概率對特定行業(yè)增加減稅降費力度,降低資本支出對企業(yè)經營利潤帶來的壓力,推動企業(yè)擴產,提高居民消費潛能。
界面新聞:您認為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速可達到多少?有哪些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章?。何覀冋J為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在3%左右。當前外部風險可能是主要值得關注的問題:
第一,鑒于目前還無法對治愈者復陽、無癥狀感染者,以及病毒本身變異等問題給出明確的答案,全球經濟重啟過程中依然存在巨大風險,可能會存在疫情重新抬頭的可能。近幾周美國部分州在短暫的經濟重啟后再度宣布關閉,日本也面臨著感染人數迅速增加的局面,未來全球經濟是否能重回復蘇尚待觀察。
第二,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影響推升避險情緒。不排除特朗普政府出于選情的考慮,在政治層面更加極端。政治層面趨于極端會反映在經濟政策層面,因此特朗普政俯可能會在貿易管控、行業(yè)準入等方面制造更多摩擦和設置更多障礙。這些都會顯著拖累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
第三,中期來看,隨著各國政府在持續(xù)增大貨幣財政刺激力度,特別是財政刺激對經濟提振效果會相對明顯,此前的通縮將在下半年轉變?yōu)榈屯?。若考慮到疫情后期通脹的低基數效應,那么明年的通脹壓力將會較為明顯,這可能推動全球央行開始考慮貨幣政策正?;?。貨幣政策正?;馕吨泿糯碳ちΧ仍谶呺H上收緊,全球市場將會因此受到一定沖擊。
界面新聞:下半年,您認為中國經濟會有哪些看點,哪些因素會成為增長的動力?
章俊:以下三方面可能成為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動力。第一,“兩新一重”是下半年的重點。此前政策層表態(tài)稱希望專項債“早發(fā)行,早使用,早見效”,在二季度專項債大規(guī)模發(fā)行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將明顯加強,新基建也有望在特別國債及其他政策支撐下,推動產業(yè)轉型,對沖海外疫情對我國產業(yè)鏈的沖擊,為經濟發(fā)展帶來新的增長動能。
第二,中國出口韌性逐步增強。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lián)合國產業(yè)分類中全部工業(yè)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yè)品產量居世界第一。鑒于中國自身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yè)鏈,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供應鏈沖擊的能力較強。在海外各國復工進度不及中國、且其他新興國家同樣深陷疫情泥潭的情況下,即便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下降,但對中國供給的依賴度可能會反而上升。
第二,消費補償性回升。隨著疫情后期各行業(yè)復工復產協(xié)同效應增加,疊加居民居家隔離的要求解除,線上線下消費均有望逐步回升。同時考慮到各地推出消費券,以及汽車等消費品的定向刺激政策,前期下滑的可選消費有望回升,居民補償性消費可能出現增加。
界面新聞:近期受洪水影響,物價有抬頭跡象,您對下半年的貨幣政策的看法是什么?
章俊:在國內經濟復蘇勢頭較為確定的情況下,下半年貨幣政策進行“救急式”寬松的必要性減弱,更大可能是在凸顯政策靈活性的基礎上,圍繞“總量適度,相機抉擇”展開。
“總量適度”既意味著要保證一定的貨幣投放,也意味著金融市場流動性最為寬松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政策將更傾向于精準的結構性調整。一方面,央行此前指出“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往往和社會信用收縮交織共振,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略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這意味著未來會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高質量發(fā)展,防范社會信用收縮和經濟下行壓力之間形成惡性循環(huán)的風險。
另一方面,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提到,要“提高政策直達性”,通過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銀行減少收費等渠道實現金融機構讓利,更好的增強中小企業(yè)的資金獲得感。而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推出,也會使未來傳統(tǒng)貨幣政策工具的必要性逐漸減弱,預計年內降準降息、其他傳統(tǒng)政策的推出頻率將低于市場此前預期。
此外,“相機抉擇”則是為了更好的應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目前全球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出現了經濟重啟后期的疫情二次反彈。如若全球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對中國形成拖累,則我國央行可以在相機抉擇的基礎上靈活調整政策布局,及時防范潛在風險、降低市場波動。
|